火车经过一夜的长途跋涉终于从黄土高原颠簸到了青藏高原,这是我第一次踏上青藏高原这块神圣的土地。一下火车,紫外线强烈的照射下,皮肤有种淡淡的灼热感觉,似乎在发烫,但是周遭的的冷风又让人感觉似乎回到了秋天。天晴气爽是我对高原的第一感觉。要去的地方是一个撒拉族聚居的地方,它位于青海省东部黄河峡谷中。在一个叫做团结旅社的地方搭乘上开往循化的私家车,在一阵惶恐中,再次踏上了征程。一路上听着动听的花儿,看着崔嵬的山势,在如画的风景中前行。这是我从未见过的景致,同车而行的朋友做了这样一个比喻:这里的山像一个成熟的少妇故意扎了个头花扮可爱,让人忍俊不禁啊。
约莫两个小时,车子过了一个黄河大桥,司机说:你们已经到了循化,这是伊麻目黄河大桥,每年都有来自各国参加环湖赛的运动健儿从这里经过。随着司机的介绍将目光再次探出窗外,清凌凌的河水让我有点不可思议,这和我所见过的浑浊的河水大相径庭啊!难道循化神人给它试了法术让它在循化境内变得清澈如眸吗?司机接着说:“前面马上就到了街子乡,这是我们撒拉族的神圣之地。”车行至这个小小的集镇时,街道的建筑都是充满中亚式伊斯兰建筑风格,恍若已经走出了中国,到了遥远的中亚阿拉伯聚居地。下车后,接我们的是循化县旅游服务中心的马主任。已经时值中午,他带我们去吃午餐,一进饭馆,他和当地人近似土库曼斯坦语言的对话再一次叫我怀疑,是否走对了地方,我是否走进了卢生的梦境。我想倘若不是马主任的汉语翻译我真会告诉同行的人,我们是否被司机拉到了别的地方,而不是我们要去的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一顿饭的功夫并没有打消我对现实的怀疑,在宾馆放下行李之后再次走到循化的街道,四处完全被中亚式的伊斯兰建筑所侵袭,路上行人口中还是像马主任和服务员之间的对话一般说着平日在电视中才能听到的中亚气息特别浓郁的语言。感受身处异国,是我到循化的第一感觉。
习惯了先看一处建筑的我来到循化也不例外,循化的建筑除了突出中亚式伊斯兰建筑风格外,更多的则吸收了中国传统建筑。循化民居多为土木结构的平顶房,建筑体木结构为抬式屋架,以柱承梁,多开板式门,木栅窗,草泥抹内墙,堂内布置木床方桌、火盘之类。撒拉民居最为突出的是檐面上十分讲究的木雕。撒拉人称之为“花槽”。一般有两三道,多的甚至达十二道。雕饰精细,不论是二方连续的几何图形,或是植物图案,层层叠叠,千姿百态,颇为壮观。撒拉人喜欢在庭院中裁培葡萄、苹果等果树,种植牡丹、秋菊等观赏植物。使人觉得畅朗轻盈,精神愉快。另外,除厢房外修建的其它房屋,造型轻巧淡雅,装修灵巧,色彩明快,给人以幽静雅洁,深邃含蓄之美感。
去循化恰逢循化县做第四届中国撒拉族旅游文化节,旅游文化节上四处洋溢着别开生面的撒拉风情。一场别开生面的花儿迎宾晚会,让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对循化有了一个更加别致的记忆,动听的歌喉唱出了撒拉人来到中国后近千年的记忆。关于撒拉人东迁有着一个美妙的故事:
七百多年前,中国撒拉族祖先尕勒莽因为与国王产生了摩擦,于是他率领部下,开始了历史性的万里东迁,踏上了寻找一块安宁富足乐土的行程,他们朝太阳升起的地方寻走,经撒马尔罕,翻过天山,越过沙漠,穿过河西走廊,再折回甘南,辗转来到黄河之滨的循化,至此迁徙队伍只剩下18人。到达如今的街子地区,天色已晚,按伊斯兰教规,一行18人有尕勒莽领头开始做礼拜,做完礼拜,他们发现白骆驼不见了!骆驼上可是驮着部落的珍宝——手抄本《古兰经》,还有从故乡带来的水和土,更驮着部落族人的美好愿望。他们点燃火把四处寻找,一直找到第二天东方发亮时在此发现骆驼已卧在山下一泓泉水中,化为玉石,口吐清泉,昂首翘望等待着主人,所驮东西却完好无损。他们赶忙取下水和土,同此地的水土称量对比,水土相符,从此他们就此定居,历经艰辛的骆驼安详地静卧在泉水之中,与他们日夜相伴,人们便将这个清泉起名为“骆驼泉”。因此,骆驼泉变成了撒拉族人民心中的圣地。喝一捧骆驼泉甘洌的泉水,就可以心想事成、祛病消灾。骆驼泉是中国撒拉族的发祥地,因此,自古至今都有撒拉族人守候在骆驼泉边看守这一块属于他们民族的灵地。骆驼泉边的明代篱笆楼、清代四合院就是这里最好的证明。导游说现在在骆驼泉看到的汉白玉雕刻而成的骆驼泉是新近雕刻的骆驼泉,原来的骆驼石雕因为水位上升已被淹没。
骆驼泉附近的街子清真寺是青海省第二大清真寺。该寺初建于明洪武三年,后经清代和民国三次扩建, 它是一处具有典型阿拉伯风格的清真大寺。清真寺对面是手抄本《古兰经》藏经馆,这里所珍藏的手抄本《古兰经》就是撒拉族先民700年前东迁时带来的,在宗教意识强烈的撒拉族人眼中,它是至圣之物。撒拉人说,可能你们见了它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心理起伏,只是将其当成一个平常的文物来看待,但是就我们来看它就是圣物,是我们的至宝,我们看到之后会忍不住流泪。藏经馆前边是撒拉族先祖阿赫曼和格日曼的拱北。拱北是撒拉语,意为先贤墓。传说两位先贤死前不让为其修建坟墓,说是自然会有榆树长出为其墓封顶,结果两位先贤埋葬后不久两座坟冢分别长出一棵榆树。如今两座先贤的拱北上方的榆树枝繁叶茂、庇荫一方。撒拉人恪守着伊斯兰教规,每日都会进行五次礼拜,每次礼拜前都会有阿訇在叫醒塔上督促大家该做礼拜了。每逢大的节庆大家都得到清真寺内集体礼拜,当然根据教规女士不能踏入清真寺。
撒拉族是一个好客的民族,如果不是身临其境完全无法感受撒拉尔的好客。撒拉族信奉伊斯兰教,所有的穆斯林在禁忌上基本相似,整个循化县基本以清真食品为主。每次吃饭前,循化人总会先上一盘瓜子让大家吃着,聊着,然后慢慢地上菜。在循化吃饭必须讲求一个“慢”字。如果你急着先将肚子填得满满的,这里的饭菜完全应了一句俗语:好戏在后头。如果你急着填饱了肚子,那么后来的可口饭菜,你只能望而兴叹了。循化的几天里,我碰见了几个外地来的志愿者,其中一个服务于农业局的志愿者说,刚来循化时,当地人劝他慢点吃,他以为别人生怕他吃了满桌子的好的吃食便不听劝,一口气将肚子吃了个大饱,怎曾想到一会儿又上了好多更加好吃的东西,望着满桌子香气腾腾色香味俱全的吃食,他好生后悔自己没有听劝。
撒拉族人特别讲求饮食。撒拉人回忆说,过去他们的吃食大都以青稞、洋芋为主,而现在则是以小麦为主,饮食品种上有面食、肉食、小吃、饮品等。精明智慧的撒拉族人学人之长,融汉、藏、回等多民族的面食技艺于一体,做出蒸、炸、煮、烤、炒等各种面食,特点是做法精细,味道香美,具有突厥传统和高原风味。蒸制面食有花卷,各种包子、酥盘等。雀舌面是撒拉族人待客敬老时特意做的一种面食,这种面食形似雀舌,薄且小,小巧玲珑,进口后,不拖舌,不哽咽,对老年人特别适宜。炸制技术是中国清真寺饮食文化中的传统技艺,撒拉族油炸面食富有特色,最有代表性的为馓子,月牙油香等。馓子已成为中国清真寺美食中的佼佼者,是撒拉族宴席上不可缺的食品。平日里撒拉人一般喜欢喝茶饮,老人则比较喜欢喝奶茶、酥油茶。撒拉人对茶叶要求也比较高,必须要鲜而色正。撒拉人还喜欢在茶水中加入桂圆、冰糖、核桃仁、杏干、葡萄干、枸杞等,味甜可口,沁人心脾。信奉伊斯兰的撒拉尔他们不吃死肉、血液、猪肉等,肉食方面他们主要牛、羊、鸡等,因此醋成了伴随他们饮食的必不可少的佐料。撒拉尔说:我们习惯吃肉,吃醋杀菌,因此,我们这里的醋也是上品。哪种物品一旦被撒拉族视为上品之后,就有了一层神秘的意义,这种物品也就平添了一份神圣。如果走进热情好客的撒拉人家,他们必定会为你做一顿色香味俱全的具有撒拉民族特色饭,他们绝对让你“茶必满杯,食必圆腹”。当然在循化吃饭也得注意,如果你吃不惯羊油他们的包子你就要少吃点为好了。循化的包子,特别是那种造型特好看的汤包里边就添加了大量的羊油。如果有幸能够吃上一顿全套的民族餐那才更让你大开眼界各式各样的菜种一齐亮相,从色香味三方面都不由得你不流口水。如果有人要我推介小吃的话,应该首推这里的红烧土豆,就如循化人所说他们将土豆叫做“全球通”,世界各地的人都喜欢吃。当然这里的羊排更是独具特色,羊肉都是来自于山林之间自然长肥的羊,味美色鲜。
撒拉人更是多能歌善舞者。聪慧的撒拉人从各种各样的生活节奏中提出优美的动作融入到舞姿中,处处彰显肢体的美感,舞蹈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民族特色。唱歌更是撒拉人随口即出的歌曲,悠扬动听。在所有的歌中花儿(民歌)、玉尔(情歌)最为出名。第四届中国撒拉族旅游文化节的迎宾晚会就是一场别开生面的花儿迎宾晚会,让远道而来的客人感受到了撒拉人的好客。旅游节开幕式上由循化县歌舞团联袂各大歌手推出的文艺演出更是让人赞不绝口。撒拉民间还推崇口弦和笛子这两种乐器。相传,先知穆罕默德的外孙哈三、胡才,双双阵亡于沙场,其母法蒂玛(先知的独生女)悲伤至极,哭得嗓子哑了,泪水干了,便以口弦代替,倾诉失子之痛。过去,撒拉族男人们常因徭役支差,扳筏经商,从戎出征而远离家乡,妇女们牵肠挂肚,惦念不已。每当深夜人静,妇女们便三五成群,不约而同相聚一起,尽情吹弹口弦,使满腔的忧愁、焦虑、思念。一泻而出。随着岁月的推移,口弦成为人们随身携带,聊以自慰的伴侣。它以其悦耳动听的音质,倾诉着撒拉人的喜怒哀乐。如今,口弦已经成了青年男女们倾吐爱慕之情的主要媒介之一。
循化属于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占有绝大优势的撒拉族对其他民族同胞相当尊重,在循化几日里,听见撒拉族人说其他民族时后边总会加上“同胞”一词,显得格外亲切。
除了穆斯林在这里有着无比重要的宗教活动外,循化还是藏传佛教的圣地之一。十世班禅就将生于文都乡麻日村。班禅故居有一棵参天老杨树,导游说以前这里有两棵树,一棵在文革的时候被砍伐,现仅存一棵。据藏族民间传说,正月初三这个吉祥日,早晨,麻日村上空祥云缭绕,古公才旦家门前的那棵老杨树上,传来了清脆悦耳的布谷鸟的叫声。人们惊奇异常,寻声望去,在高高的杨树上,布谷鸟飞去又飞回,它来回三次,每次叫三声,隆冬时节,布谷鸟的叫声,使人们议论纷纷,不知是福,还是祸?这天上午,天空碧蓝,万里无云,人们听到了一种神奇的声音从远方传来,村民更是惊惑不已。午饭时分,人们发现,从街子河到文都林场,升起了七彩长虹,高高地悬挂在古公才旦家的房顶和布谷鸟停过的大树上,还有一股浓郁的松柏檀香味弥漫了整个村庄,这时,从古公才旦家里传出了一声声清脆悠长的叫声,伴随着母亲欣喜的泪水,一个健壮的“西勒”降生了,七天后取名为贡保慈丹。从此,方圆几十里风调雨顺,六畜兴旺,庄稼年年丰收,人人安居乐业。这个“西勒”就是后来的十世班禅大师。文都乡还有一处循化地区最大的寺院——文都大寺,十世班禅少年就是在这里学经参禅,这里也是后来十世班禅回乡进行宗教活动的重要场所。
循化的街道是我见过的最干净的街道,整齐而错落有致,循化人自豪地说:这是经过规划设计的街道,和大城市一个样。循化县城北临黄河,每到吃过晚饭,我都会从住的酒店到黄河边上去溜达一圈。晚风袭来,似乎一下子到了晚秋,还得套上外衣才不感到冷。
多年前并不喜拍照,所以文字原创,图片来自网路。
2017-01-31 22:12:42
对该游记进行评论(38)
很有意境的一座小城
2017-04-07 17:52:00
哎呦 不错 有机会去
2017-03-31 12:05:19
祖国处处是风景啊
2017-03-30 17:58:25
额 看的都想去了 挑个时间走起,不仅让眼睛享受,还要吃吃吃
2017-03-29 10:48:36
涨知识了
2017-03-23 15:19:18
字儿多得让我这样的文盲感觉到了世界的恶意。。。
2017-03-23 12:11:14
跟着五哥涨姿势
2017-02-20 17:50:19
好多字哇
2017-02-17 21:14:50
涨知识了,不过我想说我会唱花儿哈
2017-02-15 10:46:31
文章好写实,情怀满满
2017-02-14 15:40:18
好地方
2017-02-07 13:56:49
不错,不用签证就“出了一次国”
2017-02-06 11:25:00
循化原来这么美
2017-02-04 09:08:03
看到白骆驼三个字,就想起了安力满老爷子。中毒不浅啊!
2017-02-03 17:20:23
图1的这个角度很好,在哪儿
2017-02-03 14:35:03
沙了个发
2017-02-03 10:5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