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梦幻黔西南
昵称:大花猫
6918
46
梦幻黔西南
同样的8月,又一次踏上了西行的旅程! 一路向西跟随领袖户外去探秘贵州~奇幻黔西南!那是在中国西南部,海拔1000多米的次高原,夏天凉快,冬季也不寒冷 ,是个避暑的好地方!山多,少数民族聚集,有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说法,是咱们国家唯一一个没有平原的省份。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遍布着河流,溶洞,瀑布,悬棺,苗医,蛊惑,巫术,银饰以及原生态的民风 民俗,清新宁静的田园生活,在招换我去感受来自古老部落蕴含的历史文化。初到贵州
2000多公里的路途,在现代交通面前,也就是一晚上的事,坐上从北京到贵州直通的高铁! 睡一觉,一早就到了贵州省会贵阳吃早餐了。按照当地人的指点,我们在深街小巷里找到了地道的小餐馆,吃了一碗贵州特色牛肉粉。初次品尝到贵州美食的酸和辣。牛肉的鲜香,粉的爽滑,劲道,辣的深厚,酸菜的爽口,一碗刚出锅的香香爽爽的牛肉粉呼呼噜噜的下了肚,回味着唇齿留香的美味,开启了贵州行的序幕。青岩古镇
8月 6号还没有出团,有一整天的时间,可在贵阳周边玩玩,按照事先的计划,早饭后我们花130元的车费,打车去了贵阳的青岩古镇,沿途正好浏览一下贵阳的街景,路上堵车,没想到贵阳也是个堵城。贵阳街边的建筑,整体的感觉是灰色的,密集的,也许是天气的原因,刚刚下过雨。楼宇排列不规整,楼间距很密,街道不宽,没有北京街道的规整宽阔明朗大气。途经花溪区的花溪公园,云南大学,视觉顿感不一样,满眼的绿色和花色,街道整齐,整体的园林绿化就像行驶在公园里,司机师傅说花溪区是贵阳环境最好的区域。青岩古镇也像丽江古城一样充斥着商业气息,周日古镇的游人很多,耳边响起的是酒吧艺人灌制的酒吧音乐,看到的是玲琅满目的店铺和摩肩擦踵的游人。我们顶着小雨,躲避着行人,欣赏着沿街小铺里的各种工艺品和地方美食、漫无目的,走走停停。 逛得差不多了,找了个相对清净的餐馆,坐下来点青岩古镇的名吃卤猪蹄、炸土豆饼。酸萝卜和豆腐丸子,慢吃细品。卤猪蹄实在是没有什么可以褒奖的,炸土豆饼不错,是用土豆泥煎炸过的小圆饼,很好吃,吃的有点意犹未尽的感觉,回到北京我自己想吃土豆了,不会做土豆饼,就烤土豆,蘸着沙拉酱,虽然也好吃,吃着就是找不到贵州土豆饼的感觉;豆腐丸子算是贵州的名小吃吧,是把豆腐泥做成丸子状,再油炸,吃的时候蘸鱼腥草调的蘸料,淡淡的鱼腥草的腥味恰到好处的配着外焦里嫩的没有什么味道的豆腐丸子,说不上是什么味道,感觉好吃,回味无穷,就是不能细品,鱼腥草的腥味,还是不适应。坐在木制结构的小店里品着美食,望一眼窗外的细雨,品味贵州美食的味道,完全的身心放松,空间的位移带来了感觉上的超脱和时间的穿越,这就是旅游的魅力吧。 格凸河
8月7日,我们的第一站是格凸河在紫云县。格凸河的两端是暗河,露出地面的部分大约有三、四公里。我们要去的是格凸河一端的穿洞,这是一个超大的洞穴,河水经洞穴流入暗河,穴顶洞开,阳光射入洞内,河水翻滚呼啸着穿洞流入暗河,蜘蛛人在近乎直立的洞壁上做着攀爬表演,几个身形敏捷的小伙子手脚并用,沿着洞壁的裂隙攀爬到接近洞顶的岩壁上,真像个蜘蛛,增加了人文的气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大山里的人,攀爬如走平地,身手矫健,一会的功夫,就爬到洞顶,擂起了胜利的鼓点。穿洞又叫燕子洞,傍晚成群的燕子会飞回洞里歇息。我们顺着木制栈道,沿着洞壁,穿过河水,感受着自然造化的天然洞穴,张开双臂去触摸这的阴凉,潮湿和苔藓,想象着燕子飞回来会在那落脚。在洞开的穴顶有射入的阳光,照耀着生长茂盛的芭蕉树。洞内很高,有直升的电梯,做电梯往上走。
出了穿洞,就到了格凸河岸边,坐上小船我们去了大河苗寨,深入体验苗寨的民风。小船顺流而下,沿途峭壁上高高的架着传说中的悬棺,船工热情的给我们介绍苗民的风土人情,我才知道穿洞在20年前是周边苗民存放悬棺的地方!为了开发旅游,把棺木都请了出去。不知缘由的我抚摸洞壁的时候,不知拥抱的是何方幽灵,想想就恐怖!
中洞苗寨
中洞苗寨那是一群苗人居住的洞穴,电视上介绍过这个地方,我一直想来看看。8月8日,我们徒步翻过一座山,走进他们的世界,天然的山洞内,搭着木制,竹制的房子,人畜共居。室内光线昏暗,洞顶滴下的水,直接就储存在水泥沏的池子里,是洞内人畜的生活用水。简陋的房子,简陋的生活用具,简单的生活,仿佛走入时光隧道 ,日月回转,山河倒流,疑入洪荒之年,他们顽强的坚守着自己的古老风俗。是习惯?是不舍?他们坚守的是一片宁静,传承的是历史的延续。生活于他们而言是生,是活,是求温饱,简单而质朴。
我们在来的山路上巧遇到山外领救济的穴居苗人,满脸的喜悦,热情的和我们打着招呼,感觉得到,她们是幸福的,这种幸福来源于外界对她们的关注,国家对她们的照顾,
生活有所依靠。生活对于我们而言是温饱之后的追求,追求更高的精神生活,是体验生活,感悟人生。万峰林
8月9日,我们到了万峰林。万峰林地处兴义县,与江西和湖南接壤。盛产黄金,街道笔直,整齐,车行至万峰林景区映入眼帘的是满眼的绿色,像给山、给田披上了一块绿色的毯子,绿意葱茏之间点缀着紫红色的三角梅,稻田里矗立着被绿意包裹着的一座座的小山峰,形象的说就是一屉屉的绿色窝头。空气中飘着稻花的香气,真真的陶醉了。望着这清翠欲滴的绿意,真想冲下车,张开双臂去拥抱大自然,完全的放空自己。
接下来的两天我们住在万峰山上灰村的布衣族村落,体会纯粹的民族风情,租了辆四人骑的观光车,骑行在山野人家,徜徉于村民小舍,融入田埂小溪,呼吸着稻花的香气,哼唱着一曲“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拥抱自然,拥抱大地,醉了、忘我了!留下的只有简单的快乐!路边上买了一把刚刚拔出来带着秧苗的新鲜花生,吃着、体会着带着浆液嫩嫩的生花生的味道,再买一袋煮熟的五香花生,饱满的颗粒,沁满了浓浓的花生配着调料的香味,一会就吃撑了,还是抑制不住的往嘴里添。花生那都有,味道就区别在土质和新鲜程度上,品尝地方美食也是旅行的魅力。
马岭河峡谷
接下来的我们又游览了著名的马岭河峡谷,马岭河峡谷是一个瀑布群,峡谷内分布着大大小小100多个瀑布!想看瀑布的,不用长途跋涉去看那一缕细流,在这到处都是垂下的大大小小的白缎子搬的瀑布。深入峡谷,空气中弥漫着水雾,水滴会打在脸上,落在身上,阴凉湿润。两侧的峡谷是泥石岩地质,雨水冲刷下来的泥浆经年累月覆盖在崖壁上,岩壁上的荆棘树木,都拱着腰,顽强的承接着冲刷下来的泥土,大部分泥土已经钙化了,形成像一丛丛、一层层叠在一起的硕大蘑菇,长满了厚厚的一层苔藓和蕨类植物。静静的经历着岁月的洗礼,成为了一道不灭风景。我凝视着、感受着、经历着自然变化的震撼。
屯堡
我们的最后一站是屯堡。屯堡是个古镇,明朝屯兵的地方,浓郁的苗风中渗透着汉文化。小桥流水伴着长长的街道,深宅大院预示着这里曾经的兴盛;学堂、祖训、演兵场残留着时代的痕迹,翘翘鞋已经不在鞋尖藏刀,而是一种时代的象征,作为旅游产品在叫卖。曾经的学堂院内,院内一颗很大的桂花树,校舍宽大高挑,四方规整,还能感受得到当年这里的气派。站立在盛开的桂花树下,阵阵香气袭来,好像还能听到朗朗的读书声。在小镇徜徉,体会着沧海桑田时代的变迁。
愉快的旅行很快就结束了!我们走过了梦幻贵州的名川秀水,难忘万峰林的壮丽和秀美清新,留恋屯堡书院的宁静和桂花香袭,回味贵阳老凯里的酸汤鱼,我相信没有谁能经得住美景美食的诱惑。美好的时光总是觉得飞快!感谢有你们,我的朋友们,有你们的陪伴,使我渡过了一个难忘又愉快的假期。10天的朝夕相处,10天的愉快行程,10天的长途奔波,愉快总是觉得太短,我们有太多的不舍,也收获了更多的友谊,憧憬着下一次的在启程!
贵州,神奇梦幻的土地,我还会再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