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北行漫记——大漠传奇意象
昵称:
7170
156
西北行漫记——大漠传奇意象
金秋十月,我有幸成为领袖户外组织的“大漠传奇——西北大环线12日深度游”第二批的一员,倍感兴奋。为什么说“有幸”呢?
我今年66周岁,想参加路途遥远、自然环境恶劣、各种旅游设施尚不完善的西北大环线户外活动,首先家里人就一百个不放心。其次,领袖户外公司也来电话仔细询问我身体情况,还让我填写一份什么责任书,说必须有孩子给我签字才准我出行。这些善意归纳起来就是对老年人参加户外活动的安全担心。我年龄是稍大了些,但体格硬朗,喜欢运动,出行已经成为我的一种生活状态。大漠传奇把青海、甘肃、内蒙串联成环,不走回头路,能更多的体验西北风情,是我梦寐以求的户外盛宴,说什么我也不能错过!
路,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实践证明,我是成功的。在用相机记录了赏心悦目的美景,记录了感动、震撼我心灵的人和事的同时,我把自己的感受、思考记录于脑,把团友之间的友谊、欢快记载于心,这是我的一份宝贵财富。现在我把她整理成册,与天下驴友分享。
我独自一人坐了21个小时火车,来到西宁报到。全团包含领队雨佳在内共28人,来自五湖四海,互不相识,彼此一问,还真是我年龄最大,此时我却感到很自豪!团友们都十分友好,格外关照我。有叫我叔的,有叫我哥的,我都愉快答应,很快全团就融为一体,雨佳给我们按“家庭”编号,互相叫起来很亲切。我们这个团阴盛阳衰,28人中只有4位护花使者,其中两位还是带着夫人一起来的,真正的单身汉只有我和牛哥2人,无疑,我更要“突出表现”了。
意象,包含两个含义:意,是主观想象;象,是客观反映。我以前没来过西北但脑子里想象的大西北就是大风沙,就是“西出阳关无故人”的凄凉场面。想象西北人的性格只有粗犷、豪放。家里人的不放心,也是由此产生。
初到西宁
上午到达西宁,刚出车站,顿感一股微风拂面,空气中略带湿润,好舒服啊。这哪是我想象中的西北?分明是江南吗!莫非是我刚从北京的雾霾中逃离的缘故?(图1)初到西宁
团队晚上才集合,我利用下午半天独自游览了北山寺景区、馨庐公馆、东关大清真寺,逛了西宁街景,自认为效率很高。攀登北山烟雨山顶,拾阶而上,很累。刚要坐下休息,抬头看见一位老人右手杵着木棍,左手紧握笤帚弯着腰清扫台阶。见游人过来,老人便稍停一下,待游人走过再扫。我和老人攀谈得知,我俩竟是同年,他说自己是老西宁人,年轻时干活儿出过大力,现在总腰腿疼,老了也不习惯在家待着,便每天爬台阶义务来清扫落叶垃圾。同龄人互相理解心情,我要给他拍张照片,他腼腆地说,不习惯。在我的劝说下还是同意了,老人微微直起腰,面带笑容,我立刻定格了这一瞬间,这不就是茅盾赞美的白杨树吗?他在西北极普遍——西北汉子。(图2)西北汉子
下山后徒步逛街景。路边摊位上落放齐整的淡黄色小碗吸引了我,摆摊的是位女孩,身着蓝色长杉,戴着头巾,但能看出细细的眼眉。见我过来,她主动的说,这是她家自做的酸奶,分加糖的和无糖的,没有添加剂。她介绍的那么平静,有没有推销兜售的感觉,那么自然,可信。我自然坐在小板凳上表示要喝。她端过一碗,说:“先尝一碗,看好不好?”我接过小碗说:“一碗不够,来两碗。”女孩笑了。喝着酸奶,清爽微甜,没有从家里冰箱刚拿出来的冰凉感觉,这就是西北的自然气候。女孩告诉我,她们是回族,很讲究卫生,连喝两碗也不会闹肚子。我也笑了。我向她打听去馨庐公馆怎么走,她竟把马步芳的轶事简单清楚的讲给我听。年轻女孩对青海历史人物那么明白,让我吃惊。大美青海,大美女孩儿。(图3)大美酸奶
青海湖
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湖泊,我们来青海湖的时间虽已错过观赏万顷油菜花的盛夏,但秋日的湖水浩瀚无边,蔚蓝空灵,震撼着心灵。领袖户外公司给我们配备了孔明灯,点燃后可以许下心愿,随波浪飘去,有诗和远方。非常浪漫,但雨佳提醒大家:首先要考虑防火和环保,并不建议燃放孔明灯。我们全体响应,愿意以更健康文明的方式放飞心情。确实,坐在湖边面朝“大海”发发呆,同样能感受到“春暖花开”,虽然现在已到深秋。只需我们有颗豁达的心。我们住在湖西岸的黑马河,本身就是观看日出的绝佳胜地。湖边有成群的黑色和白色牦牛,或悠闲地觅食吃草,或漫步到湖水中去,是戏水还是洗澡,我们不得而知,反正我们相机快门的咔咔声对牛儿们没有任何影响。本来嘛,牛吃的是草,干重活,挨鞭打,闷着头向人们奉献着奶和肉,毫无怨言。牛是人类的朋友,是人类的榜样。(图4)青海湖牦牛
(图5)青海湖日出
玉门关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种离愁别恨,悲壮苍凉情感,自小就浇铸在我的脑海里,时时浮现。现在,我终于见到她!我面对的是一座方形土台,仅此而已,我无言。这就是两千多年前的国防重镇,军事关隘吗?这就是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塞吗?昔日的和平年代,驼队满载着丝绸、瓷器,四大发明从今天还能看到的西边和北边的两个门洞驶向西域,横跨欧亚;西域的玉石、果蔬从这里运往内地;东西方交易着物资,交流着文化。战争年代,这里金戈铁马,弥漫狼烟。几千年历史的画面顿时呈现在眼前。我感慨岁月沧桑,感慨历史变迁,感慨大自然的风化,痛恨兵火战乱的人为浩劫,将昔日玉门关历练成这般沧桑。
残缺也是一种美,凄美,壮美。在北京,距我家不远前些年在原址重建了永定门城楼。但给古城楼安装了不锈钢扶手栏杆,立面城砖墙的中间用的是现代石材装饰,俨然一个“四不像”,让人啼笑皆非。命运多舛的玉门关啊,就这样吧,千万别重修重建,这样挺好!(图6)玉门关
(图7)全团合影——阴盛阳衰
敦煌
一、莫高窟
我来到莫高窟心情是及其复杂的,有惊叹,有敬畏,有沉重,有愤怒,有敬仰。这方佛教艺术圣地是历代先民用聪明的智慧和血肉之躯历经一千年铸造的,她是全人类稀有的文化宝藏。仅在开放为数不多的洞窟中参观、欣赏、拜读彩绘壁画和雕刻塑像就能初步感受佛学的博大精深,心灵得到净化。令我驻足最久,先后进去3次的是第16—17洞窟,它就是1900年被王道士无意发现的藏经洞。藏经洞内5万件经卷、文书、织绣、画像,惊叹了世界,招来了外国文化强盗。
外国文化强盗通过可气、可恨、可悲的王道士将这些宝藏悉数骗走,弱肉强食造成中国文化史上空前浩劫。我想起一则报道:前些年,我国文化使者费尽周折,才在英国的大英博物馆得到一件敦煌文物复制品,它的原件就是当年英国骗子盗走的。善良的国人听听吧,这是什么逻辑?能不气愤吗!“敦煌者,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陈寅恪大师的心底凄然,在耳边回响。
被誉为敦煌守护神的常书鸿先生,志愿于沙漠50年,默默地保护和恢复敦煌瑰宝,1994年去世后,忠骨安放在莫高窟对面,先生长眠在地下,仍然能看到他挚爱一生的敦煌。在莫高窟参观时间安排的太紧,我没找到常先生的安息之地。返回集合点的路上,我看到莫高窟对面的沙坡上有矗立的塔林,不知安放的是哪代大师,他们都值得敬仰。我远远的向塔林深鞠一躬,也稍解我没能拜谒常书鸿先生的愧疚。
(图8)九层楼——莫高窟的标志之一
(图9)白杨树有灵性,都向洞窟倾斜,为国宝遮阳挡风
(图10)第16—17洞窟,藏经洞,发现的5万件经卷被外国强盗盗走
(图11)塔林——不应忘却 二、鸣沙山、月牙泉
到了鸣沙山、月牙泉,团友们第一次见到大沙山异常激动,纷纷穿上鞋套骑骆驼去了,只有乐乐、楚和我三人徒步爬沙山、盼日落、拍照驼队,咔咔的快门声也让我们过足了隐。被沙山环抱的月牙泉不但千年不干枯,且那一弯明月般的美丽形体不变,令人称奇。(图12)鲜艳的鞋套围成月牙形
(图13)沙漠之舟
(图14)泉在流沙中
(图15)沙山地平线
三、敦煌之夜
敦煌,本意是盛大辉煌。她在中华经济和军事上所起的历史作用就是盛大辉煌,无可比拟。入夜了,党河水静静的由市中心流过,不咆哮,不湍急。她和这座古城一样低调,从不居功自傲。敦煌人民把党河视为母亲河、生命河。她滋润着戈壁绿洲,养育着古城人民,涓涓细流记录着大漠沧桑。(图16)党河夜色
(图17)夜深了,住在党河岸边小区楼房的人们还没入睡
嘉峪关
嘉峪关是万里长城西端点,关城依山傍水而建,气势雄伟,被誉为天下第一雄关。祖先建嘉峪关,修万里长城就是军事目的。对此,主流观点是:万里长城是人类建筑史的伟大杰作,为农耕民族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起到巨大作用,是华夏文明的象征。另有观点认为:建关修城是消极防御,不思进取,谈不上中华民族的骄傲。我们不去评判二者对错,仅就嘉峪关的宏伟气势、建筑者付出的艰辛,就足以让我们对祖先敬重,震撼。仰望雄关,油然而生思古之幽情,足矣。同时让我赞叹的是,团友芗芗是唯一带妈妈来参团的,她没有相机,不停的用手机给妈妈拍照;她没有相机,不断的和乐乐、小曼抢着帮我拿三脚架。芗芗的孝心、善良感动着全团。更有缘分的是,妈妈65岁生日是在大巴车上过的,车内回荡着《祝你生日快乐》歌声。看,芗芗搀扶妈妈登上关城了,正手拉着手说悄悄话呢。嘉峪关见证,母女情深!我抢拍到这一画面。(图18)雄关见证,母女情深
(图19)一关二楼
(图20)傲视关外
(图21)娘子军抢占嘉峪关(中间的是党代表,还穿着军裤呢)
(图22)水围城
(图23)美震雄关
金塔 额济纳
看胡杨林是我们这次行程的重头戏。金塔胡杨林的水中倒影、额济纳胡杨林的壮美大气、黑城怪树林的悲苍凄美、居延海的日出水鸟和历史故事,会让我永生魂牵梦萦。当地的迎宾词“三千年的守望,只为你的到来”真的不是煽情。
中国北疆及其干旱少雨,胡杨可以根据干旱程度随时调整变换着自己的形态,极度干旱时,他不惜把树干拧成麻花状,以减少对水分的吸收。形状变了,本质没变,他,还是胡杨。俗话说,人穷志不穷。这是做人的气节,人格不能变。从胡杨身上,我们不应该受到启迪吗?长着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地千年不朽。这就是胡杨的气节,胡杨的生命力。茫茫戈壁,漫漫黄沙,沧桑与沉寂,胡杨是见证。
在胡杨林,乐乐、楚、小曼和我一起玩儿。小曼是搞体育的,天生一副好形象、好气质,甘心为我们当模特。乐乐和楚是户外达人,楚风趣、包容,时不时的与我们三个走散,她说要搞创作,去找场景。可不一会儿我们三个竟那么巧的又在她发现美的地方见面了。楚笑着说:“我聪明吧,就知道你们肯定会到这来!”乐乐心直口快,是设计师,由她指挥小曼摆姿势,嘴里不停的发命令:“挺胸,抬头,撅屁股!”。我专职负责拍摄。四位黄金搭档,好开心。乐乐、楚、小曼看我背的器材重,换着帮我拿三脚架,好温馨。!
胡杨也会死去,但她们死后极不情愿倒下。在怪树林,我见到一棵主躯干弯成90度,并且已经干枯死去的胡杨,但在她弯曲的脊背上竟奇迹般的长着一枝带绿叶的胡杨!这不正是含辛茹苦,累弯了腰,自己省吃俭用,也要把孩子抚养成人的中国母亲的缩影吗!我想起汶川地震场面:一位母亲后背压着倒塌的水泥板,用尽最后力气两手撑地护着孩子,伟大的母爱。我不知为什么把成片枯死的胡杨叫“怪树林”?那是英雄树的铮铮白骨啊!或许是把她们弯腰匍匐问黄沙、挺胸昂首啸长天的抗争看作是怪?她们死后横尸遍野,还要被人们在身躯上嬉戏,做出笑姿拍照。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坏让人看。我和小曼哭了。胡杨林——怪树林,生命的永恒,不屈的悲歌。我还想来额济纳,我怕再来额济纳。(图24)
(图25)
(图26)
(图27)
(图28)
(图29)
(图30)
(图31)
(图32)走T台
(图33)
(图34)模特生气了(图35)我的三位低调伙伴,都蒙着头,乐乐帮我拿着三脚架
(图36)胡杨牧歌
(图37)八道桥日落
(图38)
(图39)
(图40)鞠躬尽瘁,累弯了腰的母亲
(图41)哭了
居延海
居延海在巴丹吉林沙漠北部边缘,是古弱水的归宿地。相传老子在此地得道成仙,苏武在此牧羊,10万土尔扈特先民浴血东归,最终在此地生息繁衍。可见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厚重的历史文化。人们来到居延海追寻历史遗迹,品味居延文化,但更多的还是观赏美景。我在居延海错过了与芦苇水鸟近距离亲密接触的时机,很是懊悔,但在观景台拍摄的日出也足以向团友们炫耀:什么叫“长河落日圆”!(我拍的是日出哦)(图42)
(图43)
(图44)
(图45)
巴丹吉林——大漠传奇
这些年在北京饱受沙尘暴、雾霾的侵袭,一提起沙漠,就感到它是罪恶之源。和巴丹吉林沙漠亲密接触之后,我体验到了沙漠的浩瀚伟岸之阳刚,看到了沙漠的纹理光影之柔美;感受到了沙漠与湖泊的和谐共处;接触到了尊重沙漠、了解沙漠、适应沙漠,在常人无法生存的沙漠中正常劳作的司机、牧民。他们是男子汉,他们有着大漠胡杨的品质和能力,向他们致敬!巴丹吉林沙漠是世界第四大沙漠,面积4.7万平方公里,它拥有海拔1617米的世界最高沙山必鲁图,被誉为沙漠珠峰。巴丹吉林年降水量不足40毫米,但沙漠中竟有100多个湖泊,是大自然奇迹。到了巴丹吉林沙漠腹地,再回想前几天刚爬过的敦煌鸣沙山,真是小巫见大巫。
到沙漠里玩儿必须乘越野车,我们4人一辆丰田路霸,司机师傅是蒙族汉子。我坐在车里,一手握住相机,一手抓着扶手,两眼看着窗外的沙漠光影曲线,真美啊!可身子却高频率的扭动着、颠簸着。车子随着沙山的起伏,向上攀爬向下俯冲着,比游乐场的翻滚过山车还刺激。忽然,右前轮陷在沙窝里,司机急忙跳下车,跪在地上双手使劲的往外刨沙子,生怕越陷越深。多么敬业,多么专业的司机师傅!让我们心生敬佩和感激!我坐在后座上看的一清二楚,立刻抓拍了这个镜头,画面里,坐在副驾驶位子的霞霞正端着相机全神贯注往后看呢,正好做衬托,这张真实的照片比摆拍的自然多了,完全可作领袖户外的宣传片!
车子继续冲浪,窗外全是金黄色,没有任何参照物,我没了方向感,便对妮娜说:“把咱们扔在沙漠里,三天也出不去。”她说:“咱们在沙漠里能不能活过三天都不一定呢。”司机听见,笑了,说:“沙漠里有二十多户牧民,都活的好好的,没觉得沙漠那么可怕。”我想,这就是人与自然和睦相处吧,你不破坏它,它就善待你。果然,当晚我们住在沙漠腹地一个牧民家里,有水,有厕所。牧民专为我们炒的菜,价格比其他旅游景点还便宜。
每到有湖泊的地方,司机就停下车让我们玩儿沙拍照,司机检修汽车。我见每个轮胎都癟了一半,这在我们铁路上叫增大粘着力。
小曼穿着鲜艳的长裙,仍然是乐乐设计动作,我给拍摄。黄沙碧水红裙美人,天衣无缝,有如仙女下凡!芗芗说小曼是神仙姐姐,非常贴切。看我们不停的做动作摆姿势拍摄,团友们也纷纷举起相机围拢过来,我恶作剧般的大喊:“小曼快跑,色狼来了!”——沙漠中响起笑声。欢乐的场面就像时装模特大赛,不同的是,我们这是实景拍摄!我也即兴一跃而起,在沙漠中来了个空中飞人!乐乐有如神助一般,不失时机的把我定格在空中,让亲朋好友看看,宝刀不老,我要飞得更高!
巴丹吉林沙漠里的一天是这次行程中最尽兴的,在沙漠里住宿别有情趣。只是前几天乐乐和我约好的在沙漠夜晚支上三脚架,用B门拍摄星空没有实现。天黑时月亮很大很亮,乐乐蛮有经验的说:“月明星稀,拍不成了,为下次再来留个借口吧。”
(图46)(图47)
(图48)沙漠聚会
(图49)
(图50)
(图51)
(图52)怕了
(图53)美女香车
(图54)
(图55)
(图56)
(图57)
(图58)招来“色狼”
(图59)独特姿势
(图60)三朵金花舞黄沙
(图61)风的魔力
(图62)
(图63)
(图64)
(图65)
(图66)
(图67)
(图68)
(图69)
(图70)
(图71)
(图72)陷了
(图73)我要飞得更高
美在路上,险在路上
西北大环线的12天是短暂的,但她是欢快的,团友们和大漠共同演绎了传奇。今天大巴车要在河西走廊奔驰一天,为了赶返程航班,路上没有多停车。仙米彩林如诗如画般的意境通过车窗玻璃传了进来,恰到好处。不需要经典的旅游景点,远处连绵的山峰是皑皑白雪,公路两边高大的树木叶子也已变黄,我情不自禁地喊出:胡杨林!没有人反驳我,因为我们的感受一样。就连路边不知名的小溪流水和不知名的花草似乎也向我们点头,邀我们下次再来,多美啊!美在路上。
今晚团友们就要各奔东西,依依惜别之情谁也没有多讲话。快到西宁时,忽然大巴车左右摇摆得厉害,忙抬头往外看,哇!像体育场跑道一样的红色公路沿着山盘旋而上,弯道特别急,弯道特别多,我想起滇缅公路24道拐。司机盯着两侧反光镜全神贯注的握着方向盘。大巴车终于开到山顶的一块平台上,即可停车休息又可观景,一座石碑,刻着大字:十二盘坡,旁边配有说明文字。往山下望去,红色的12盘坡尽收眼底,险在路上。
大环线一路走来,司机师傅和我们朝夕相处,可我们光顾自己玩儿了,都没给师傅拍张照片。只知道他是甘肃定西人,姓郑,仅此而已。又是位西北汉子!憨厚,不善言辞。万里行车有多少风险,有多少艰辛只有师傅自己知道。
回到北京,我想把西北大环线的美好告诉我的所有朋友,也让他们来体验传奇;我不敢把西北大环线的美好告诉我的所有朋友,我怕来人多了破坏了哪里的美好。
回到北京,如果有人问我,到西北大环线都需要带什么?我会告诉他:“什么都不用带,只要带着爱。”(图74)美在路上
(图75)
(图76)十二盘坡 险在路上
作者 张惠文 (联系电话 18510004566)
2016年11月30日 于北京
领队姓名:王雨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