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穿越美丽的可可西里
昵称:MADKING
6959
2
2017.8.27开启了我们穿越可可西里到两湖一碑的旅程 从进入可可西里开始记录,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中国最大的无人区之一,因其自然环境的险恶,拥有独一无二的自然景观,尤其以藏羚羊及相关环境保护问题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重视,截止2014年仍被视为探险者和科考者的天堂。缓冲区外围划分的实验区可以进入旅游观光,游客可以选择自驾游穿越可可西里
在这孤独的路上,我们勇敢的小盆友为此增添了亮丽的色彩
可可西里五道梁保护站附近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动物有290余种,占全国六分之一,鸟类110余种,占全国四分之一,沿途可以观赏到威猛的野牦牛,形态可掬的藏野驴,精灵可爱的喜马拉雅旱獭,性情温顺的藏羚羊、及大鵟、斑头雁等
可可西里五道梁保护站的巡山队员带队进入可可西里保护区库赛湖,中午野餐,观赏高原野生动物:藏羚羊,野牦牛,藏野驴等,也可与巡山队员共同感受抓捕盗猎分子的场景
青海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藏羚羊、野牦牛、藏野驴、藏原羚等珍稀野生动物、植物及其栖息环境、自然景观等
前往文成公主庙山口挂满了经幡,很是壮观。文成公主庙,别名“加萨公主庙”,相传系唐代藏民为纪念文成公主而建。它位于青海省的玉树藏族自治州,地处青藏高原东南部的“三江之源”,始建于唐代,有1300多年历史,是唐蕃古道的重要文化遗存之一,为青海省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已被列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嘉那玛尼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结古镇东郊新寨村的嘉那玛尼石堆,是300多年前由藏传佛教高僧嘉那道丁桑秋帕永(又名嘉那活佛)创建。经过历代刻经匠人的不断雕刻和附近居民及朝圣者的不断垒积,在玉树地震前已形成了东西长283米,南北宽74米,高2.5米,有着20多亿块玛尼石的宏伟石经墙。发生的大地震,使新寨玛尼石堆受到了严重的损坏,石经墙大部分坍塌。地震后,当地群众自发地将散落在废墟中的古老玛尼石运回嘉那玛尼堆
沿着整齐的玛尼墙拐入经石城堡的内部,千姿百态、繁若星辰的经石一下映入眼帘,数十亿块或新近彩绘,或色彩剥落、经受了时光雕琢的经石,纵横有序地呈现在明朗的天空下。 玛尼石墙的正中,镶嵌着六块藏文雕刻的佛教六字真言,每块长宽大约都是两尺,色彩各不相同。石墙从四周曲折逶迤,沉稳地向石城中心延展。石墙和石墙之间,形成宽为两米的巷道。嘉那玛尼石刻数量之多、雕刻时间之长、规模之大,世所罕见。 在石经城墙面朝公路的经堂前门上,挂着“吉尼斯世界纪录之最”的英文、中文和藏文的证书
转经的阿尼拉
鄂陵湖是青藏高原上一个大型微咸水湖,重要的是渔业,也是鸬鹚、雁鸭类(包括斑头雁和赤麻鸭)和鸥类(棕头鸥和渔鸥)的重要繁殖地
鄂陵湖水色极为清澈,呈深绿色,天晴日丽时,天上的云彩,周围的山岭,倒映在水中,清晰可见,因此叫“蓝色的长湖”
牛头纪念碑位于扎陵湖和鄂陵湖之间,是为开辟黄河源头的旅游业,玛多县人民政府于1988年9月修建的一座“华夏之魂河源牛头碑”,碑体总重5.1吨,纯铜铸造,已故十世班禅大师和胡耀邦同志分别为纪念碑题写了藏汉文“黄河源头”字样
扎陵湖东西长,南北窄,湖面面积526平方公里,平均水深8.6米,最浅处仅1米多,蓄水量为46亿立方米。扎陵湖水色碧澄发亮,湖心偏南是黄河的主流线,看上去,仿佛是一条宽宽的乳黄色的带子,将湖面分成两半,其中一半清澈碧绿, 另一半微微发白,所以叫“白色的长湖”
扎陵湖是黄河上游的大淡水湖。又称“查灵海”。藏语意为白色长湖。位于青海高原玛多县西部构造凹地内,居鄂陵湖西侧。扎陵湖与鄂陵湖同为黄河上游最大的一对淡水湖,又称“查灵海”,藏语意为白色长湖
扎陵湖和鄂陵湖,位于黄河源头的玛多县境内,距扎陵湖
扎陵湖玛多县城约40多公里,是黄河源头两个最大的高原淡水湖泊,素有“黄河源头姊妹湖”之称湖边小憩,享受美景与最爱的人相依相伴
兰州赫赫有名的马三土豆片,你值得拥有
兰州的美食庄园,一切美食应有尽有,尽情的吃
流哈喇子啦,美味的烤全羊,正啊
吃饱返回大西安,一趟震撼心灵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