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者黑、坝美、马岭河大峡谷、抚仙湖第16期旅行游记
昵称:
5339
1
7月15日,我们这期的队友纷纷抵达昆明,安排好队友们的住宿并彼此简单介绍后,共同期待接下来七天的奇妙旅程! 7月16日一早,由昆明出发,经过八个小时的长途跋涉,我们终于抵达了有着“世界最美丽的伤疤之一”美誉的马岭河大峡谷!
马岭河大峡谷全长74.8公里,谷宽50~100米,谷深120~280米,是典型的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由于“千泉归壑溪水溯蚀”的作用,孕育出多姿多彩的峡谷奇观。峡谷深幽,栈道攀崖而行,曲曲折折,引人入胜,沿道而游,如进画中,一步一景,步移景异,令人流连忘返。
“云奇石更奇,奇绝画难比。写奇唯有诗,诗在空山里”。这就是马岭河峡谷的真是写照!
队友们被这气势磅礴的瀑布深深吸引,争相在瀑布前合影留念。po主按下快门把队友们的欢乐笑脸永远定格在这张合影里^_^
傍晚时分,大家抵达位于贵州省兴义市的万峰林景区,天公不作美,由于下雨队友们只能暂时自由活动,待雨慢慢的变小了,po主组织部分队友外出采风,上图是这个村子里的一棵千年古树,枝繁叶茂,生机勃勃,矗立在这上千年,仿佛在向我们诉说着这世间的沧海桑田。
在这样偏僻的小村庄里,居然也有如此高大上的旋转木马,立刻高端大气起来^_^
村子里的一家特色小吃店,墙上挂了一幅胡主席旧时的照片,吸引了一位队友,po主悄悄在身后“偷拍”下这一张。
行程第一天的晚饭,大家有幸吃到了布依族的八大碗,队友们都很兴奋,纷纷掏出各种可以拍照的设备来捕捉这些人间美味。
在座的队友无一幸免,都被热情好客的布依族女子灌了当地自酿的米酒。
席间,布依族的女子为队友们用布依族语言献歌敬酒,队友们放下碗筷,一起为她打拍,一天的疲惫已经随着美食与歌声烟消云散……
7月17日下午,我们抵达了位于云南省广南县的坝美村,对于坝美的村民来讲,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所描绘的那个令人向往的世外桃源,简直就是自己家嘛!先po上一张坝美村外瀑布前的全家福!
再来一张队友们以村子溶洞口为背景的合影,照片里的山洞就是进入坝美村的必经之路,我们马上就要坐着小船逆流而上穿过溶洞进入坝美村,队友都很兴奋!
由于洞内漆黑一片,po主没有带强光手电,所以很遗憾没有拍到洞内的美景,据说洞里有一个天然雕像,是陶渊明的化身。
船缓行约二刻钟,临近洞口,眼前便是河谷、流水、小桥、翠竹、水车、农田、茅舍……这就是坝美,如此美景自然不能放过!
出山洞的右手边,矗立着一个茅草屋,题曰“桃源仙境”,难道这是陶渊明住过的地方吗^_^
沿着这条青石小路,就会抵达坝美村中心,队友们边走边拍,把美景统统的记录下来。
阿婆在河边洗菜,为准备我们的晚餐而忙碌着。
晚餐过后,po主和几个队友来到河边采风,看到几个孩子在水中嬉闹,忍不住按下快门。这里的山美,水美,人更美……
桥上的队友支好了三脚架,在观望构图,期待他出一张大片!
坝美村里的一个少数民族的木房子,很别致,依山而建,门前屋后都是郁郁葱葱的树木,房主住在这里好不惬意!
“水至清则无鱼”,久居城市,多少年都看不到如此清澈的河水,让人身心都变的清澈了。
晚上九点多,队友们无心睡眠,成群结对的下河摸鱼,po主再一次“偷拍”成功。
队友们奋斗后的战果,可惜鱼太小了,只能再放回河里。
7月18日,清晨,我们早早的收拾妥当,向下一目的地出发,路上看到了很多当地的手工制品,原汁原味。
还有各种当地小吃
想要离开坝美村,跟进村时一样必须坐船穿过溶洞才行
在船上,队友们还在疯狂的按着快门捕捉这些自然风光。
出村庄的路上,必须要穿过两个山洞,这是第一个山洞的出口。
出了第一个山洞,岸边的阿婆在在摆卖自己做的地道小吃。
我们需要乘坐马车,才可以到达下一个山洞的入口。
第二个山洞入口,眼前又是漆黑一片。
船夫把我们送到临近洞口的岸边,队友们依次步行离开坝美,再见坝美,再见世外桃源!
队友依依不舍的上了大巴,向普者黑进军!
7月18日下午,美丽的普者黑,我们来了!普者黑位于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丘北县境内,因为《爸爸去哪儿》在这里取景而家喻户晓,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造就了这里的美景!
因为云南雨季,我们刚到普者黑没多久,就下起了阵雨,大家匆忙的赶路。今天很幸运赶上了当地一年一度的花脸节。
晚会还没有开始,我们的队友就被当地居民把脸抹花了,这样是不是像行为艺术家了^_^
彝族的姑娘们盛装前来参加花脸节,期待他们的表演。
晚会的开场是一段彝族撒尼人与火有关的舞蹈,让我们感受到了彝族的舞蹈魅力。
照片上的这位帅哥,是一位嗓门很嘹亮彝族歌手,据说当年参加毕福剑的一个节目,曾把话筒震坏了!
队友们被歌手的嘹亮歌声感染,纷纷拿出拍照神器咔嚓咔嚓
大家都看过《西游记》,但可能不知道原来神通广大的孙悟空也用过替身,舞台上这个孙猴子就曾在《西游记里》为六小龄童做过替身,旁边的女孩是他的女儿,据说也是一位演员。
晚会还邀请了国家一级演员,彝族的一对夫妻组合为大家献唱。
队友们一边欣赏晚会,一边聚到一起放孔明灯祈福。
舞台的上空,慢慢的升起了明亮的孔明灯,一盏,一盏,又一盏,满载着人们的期望,满载着人们的祈福,飞向梦想。
晚会接近尾声,队友们手持火把,期待篝火被点燃的那一刻……
随着晚会的音乐“抹 抹 抹 抹 抹花脸”的音乐响起,篝火被点燃,熊熊烈火冲天而起,不管认识的不认识的,都不约而同的手拉手,跳起了当地的舞蹈。
在这里,没有陌生人,大家尽情的玩耍,互相抹花对方的脸。
孙悟空的女儿也被抹成了黑妹,我们被抹花了的队友与她合影。
队友们今天都玩得很嗨,晚会结束后大家纷纷回到酒店休息,为明早的拍摄日出养精蓄锐。7月19日清晨,五点钟起床,爬上了青龙山,站在山上队友们把三脚架相机调试好,静静等待日出。
拍完日出,下山的路上,一位农夫牵着耕牛开始了一天的劳作。
农夫离开后,这条警觉的狗狗看到我们走近它主人的房屋,便立刻站起来,虎视眈眈的看着我们。
中午,队友们都拿好了自己的秘密武器,穿好雨衣救生服,登船开启了激烈的泼水大战!
整条河里,只要擦肩而过的船只,一律不会放过往对方身上泼水的机会,大家玩的不亦乐乎!
就连站在桥上观战的游客也不会放过桥下过往的船只,伺机往下泼水!泼水大战持续了2个多小时,队友们个个都成了“湿人”,回宾馆,换装备,准备去下一个目的地:仙人洞。
进入仙人洞,仍然需要坐船,队友们纷纷脑补仙人洞,根据这名字,想必洞内也是一番美景
我们沿着这个比较狭窄的入口进入洞穴。
这里就是仙人洞内部了,被各种彩灯映射的钟乳石显得格外迷人和鬼魅,队友们在洞里一路走一路拍,美不胜收。
傍晚,队友们在当地一家装修很土豪的餐厅里聚餐。
整间餐厅都采用木质结构,包括屋里的各种摆设,都显得别有风味。
门前造型怪异的柱子~
屋檐上的手工挂饰,类似图腾之类的吧~
屋内的木雕彝族人像~
整个餐厅看着都很古朴,别致。
7月20日中午,历时4个小时,我们在古城建水吃过午饭,来到了团山民居村,老天又不解风情的下起了小雨。
一只狗狗看到我们这么多队友,突然害羞起来。
在这里我们请了一个当地的导游,为队友们讲解这里的历史文化:团山民居位于建水古城以西13公里处,历史上是彝族的居住地,彝语称“突舍尔”,意为“藏金埋银之地”。村庄建在一坡地之上,背依青山,面临肥沃的西庄坝子、泸江河、个碧石铁路、鸡石高速公路东西向穿越村前,交通十分便利,并有着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2002年全村227户,854人,张姓占609人。
团山村是一个典型的滇南汉族移民村,始祖张福于明洪武年间由江西饶州府鄱阳县许义寨贸易入滇,先居于建水城西门外之蓝头坡,后三迁择里,定居团山,人丁兴旺,衍为巨族。在600余年的历史长河中,张氏族人遵“百忍”家训为安身立命之本,家风良好,子孙好学上进,文武人才众多。至清末,张氏族人积极参与个旧锡矿开发,挣得巨额钱财,皆回乡建盖豪宅,光耀门庭。现存保存完好的大型民居15座,寨门3座,寺庙3坐,宗祠1座,祖茔1座,占地面积18384.5平方米,建筑面积16158平方米。其形制规整,布局灵活,空间景观丰富,内雅外秀,建筑精美,工艺精湛,表现了滇南民居建筑的典型特征,代表了云南地方本土建筑发展的最高水平,是考察中国近代地方民营工商业发展的重要实物资料。2005年6月21日,世界纪念性建筑遗产保护基金会(WMF)将其公布列为世界纪念性建筑遗产,确认团山古村是世界上极为罕见的未经触动的人类珍贵遗产的典范。
村里的门窗都是纯手工雕刻,每一扇门窗都是工匠们智慧与劳动的结晶。
一个当地的孩子看到我在拍他,害羞的赶紧躲回到屋子里面,幸好我已经抓拍到了这一瞬间。
村子里的小店,摆着各种工艺品,桌上的这三块肥肥的猪肉其实它们是石头,被骗了吧~
村民用草来编制各种各样的小物件,出售给游客来维持生活。
古镇里随处可见石榴树,又大有红的石榴非常新鲜,雨一直不停,大家逛完了古镇就向下一个景点抚仙湖出发!
经过4个小时的颠簸,我们来到了位于玉溪市澄江县的抚仙湖。抚仙湖,中国最大的深水型淡水湖泊,珠江源头第一大湖,属南盘江水系。 我们到达这里时雨下的很大,天也擦黑了,吃过晚饭队友们各自回房早早入睡,准备明早的日出拍摄。
7月21日,6点起床,登上了笔架山,雨依旧不停,在山顶的凉亭里俯瞰澄江县,山雨蒙蒙,清新怡人。
山下有当地的农民兜售早上从山里摘下的蘑菇,非常新鲜,我们买了一些,送到饭店让老板给队友们加菜
今天是此次行程的最后一天,这几天大家虽然很疲惫, 但一路上的各种风景和人文,让所有人都很满足,这是一次心灵之旅,散伙饭吃过,队友们就要各奔东西,我们期待下一次的相聚,再见云南,再见领袖户外的队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