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旅行的意义——记八月丝路之旅
昵称:
3609
1
楔子
今年八月,是一个辞暑迎秋的月份。我参加了领袖户外的“8.11-8.19期丝绸之路九日深度游”,我们的领队是梁甲,大家都叫他小梁。整个团队一路欢声笑语,带来了不一样的丝路之旅。
提及丝绸之路,很多人会想到骆驼、沙漠、张骞出使西域等,也会想到一首首在丝路中留下的古诗,不仅有“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的悲凉,也有“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别离之情,还有“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的潇洒气度。总之,对于这次丝路之旅,充满了许多的期待。
我们的线路是从“黄河之都”兰州出发,一路向西,经过门源到达“东方小瑞士”祁连县,再出发去丹霞地貌最为出名的张掖,继续向西到达嘉峪关,然后是有着悠久历史的敦煌,再走大环线南下进入柴达木盆地,停留德令哈,沿着青海湖到达西宁,最后回到兰州。一路经过了高原、湖泊、戈壁、大漠、雪山、草原,领略了藏族、伊斯兰等多民族的文化,穿越河西走廊,感受着大漠风情。此行有太多太多的第一次,注定这是一场多姿多彩的旅行。
那么,旅行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呢?8月11日,抵达兰州,飞机上便看到这里到处是黄土覆盖的丘陵和盆地。兰州也是西部黄河之都,特意去看了黄河流经城市的壮观景色。“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再来上一碗兰州拉面,快哉!我的丝路之旅便由此开始!
第二天,驱车前往门源和祁连县。一路经过黑泉水库,门源青石嘴观景台,黄土丘陵的风光慢慢变为青山绿水。这个时候门源的油菜花已经凋谢了,不过其他地方的油菜花倒是让我们眼前一亮。“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漫山遍地的油菜花,如一丝清风让人神清气爽,长途坐车的疲惫也浑然全无了。
旅行的意义就是用旅途奔波中的劳累换来心旷神怡的风景,一切都是值得的。晚上,我们到达了祁连县,下起了大雨,无法感受“东方小瑞士”的风和日丽之景。为此,第二天凌晨五点钟,小梁领队还特意起早帮我们看了天气,是否能看到卓尔山日出。可惜天公不作美,早上仍然继续下雨,卓尔山的日出看不到了,不过接下来却是另一番惊喜。
我们直接登上卓尔山,雨渐渐地停了。云雾中的卓尔山,比起风和日丽,更有“天境”的韵味。远处的祁连雪山,雾朦胧,近处金色和绿色交织的田地,构成了天境祁连一幅秀美的画卷。谁说旅行一定要蓝天白云、晴空万里地看风景,登山一定要看日出。罗丹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这个世界上缺少的不是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美景时时刻刻都存在,只是你是否学会去发现它。
旅行的意义就是学会发现美,比只关注你心中早已内定的那种美更重要。在去张掖的路上,我们翻山越岭的时候,由于昨晚的大雨和寒冷的天气,四周的山都已经被积雪覆盖,仿佛走进了冬天。车上每一个人都欣喜所狂,虽然我们没看到东方小瑞士的风和日丽,没看到卓尔山的日出,但我们却看到了雪山,我们在雪山下的盘旋公路上面前行。
旅行的意义就是你错过了一种风景,上天就会给你另一种美景。到达扁都口这边,那种一望无垠的绿色和豁然开朗的蓝天,心仿佛跟着飞翔。
如果流浪是你的天赋,那么你一定是我最美的追逐……
傍晚到达张掖,直接去看了丹霞地貌。这边不再是早上的乌云密布,天蓝得甚至万里无云。
第四天,驱车前往嘉峪关。这是明代万里长城西端的起点,也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关隘。旅行,除了领略自然风光、大美河山,也需要静下心思考这里的文化。看景,也许网上搜下图片和视频你就能看遍世界风光,但是文化,除了读书,就是一步一步踏在历史沉淀下来的古迹中,去感悟和发现。读万卷书有时候真不如行万里路,因为亲身感受后才会领悟得更深刻。
嘉峪关作为河西走廊的重要关口,是明代西部的国防重地,对保障河西地区的安全起着重要作用。明政府军和吐鲁番兵曾数次在嘉峪关作战。据说当年建这关时,匠师计算用料特别精确,最后建成时竟只剩下一块砖,这也是后来定城砖的传说。这块砖存放在西瓮城门楼的后楼台上,据传如果搬动,城楼便会塌掉。
旅行的意义就是去身临其境,去设身处地,历史便不再是教科书上那一行行背了又忘、忘了又背的文字。第五天,到达敦煌,这也是我这次旅行最向往的地方。不光是他有沙漠风光,也不仅是莫高窟的神秘,更多是对丝绸之路的遐想,中国文化与世界多种文化通过丝绸之路在敦煌进行了交融。
下午去了鸣沙山·月牙泉,古往今来以“山泉共处,沙水共生”的奇妙景观著称于此。骑骆驼、徒步沙漠、看绿洲尽在这里。仿佛一切都那么美好,接下来又遇到了天公不作美,在傍晚时分,太阳突然被遮住了,看不清是被乌云还是狂沙,沙尘暴就这样来了。忽然想到一首歌《黄沙中的恋人》,“黄沙中都有曾造过的梦,黄土埋着约誓与情路,不能定结局,也踏出不归路;黄沙伴我一生追一个梦,家让我安身知心欠奉……”
鸣沙山的日落没看成,却经历了一场沙尘暴。漫天黄沙,遮住了你我的视线;狂风乱作,让人从酷热变得全身凉意。可想,古人骑着骆驼,带着行囊,不远万里几天几夜徒走沙漠中的艰难与险阻。丝绸之路历史篇章下的辉煌,是多少商旅部队在辛苦和磨难铺垫出来的呀。
旅行的意义就是也许你不知道下一刻是否会有风沙,那么,就欣然面对吧。 第二天一大早就去了莫高窟,莫高窟是我国的四大石窟之一。僧人乐僔路经此山,忽见金光闪耀,如现万佛,于是便在岩壁上开凿了第一个洞窟,一开始称为“漠高窟”,意为“沙漠的高处”。后世因“漠”与“莫”通用,便改称为“莫高窟”。莫高窟的壁画和彩塑展现了当时的文化,讲解员说这里创了很多世界第一,莫高窟比西方早了很多年就有了透视绘画技法,而现在影视中的反弹琵琶舞蹈也出自这里的壁画。每个窟都有很多千佛图和飞天形象,还有些是镶嵌了黄金的,如果用手电筒对着墙壁从下往上垂直照射,还可以看到立体突出来的金边,不得不佩服古人精妙绝伦的艺术。玉门关遗址。“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途中,看到了“大漠孤烟直”的景象,再现了西北的荒凉。
雅丹地质公园看日落。从未遇见这么平的戈壁,从未这么与太阳接近;向着太阳的方向追赶吧,欢呼吧,心也像这旷野般地开阔和火热!
旅行的意义就是朝着太阳的方向狂奔,或呼喊,或跳跃,在大自然中身心得到释怀。 第七天一直在前往德令哈的路上,期间路过可鲁克湖,它与托素湖被称作“情人湖”,一个是淡水湖,一个是咸水湖,好似交融相爱。
到了第八天,前往茶卡盐湖,它被国家旅游地理杂志评为“人一生必去的55个地方”之一。天空之镜不是每一天都能看到的,如果水太浅了,就看不到倒影;如果水太深了,倒影就和别的湖没多大区别;如果天空乌云密布,就只能看到灰蒙蒙一片;如果风太大了,湖水涟漪太多,也会让天空之镜大打折扣。我们去的时候由于是汛期,水还是有点多,不过远处观望依旧可以看到天空之镜的效果。
旅行的意义就是看见另一个自己。 第九天,天未亮就赶紧起床,走到了青海湖边,等待早上的日出,由于云很多,日出只有十多分钟就被云遮住了。
旅行的意义就是为了看日出起早摸黑的等待,就是看到后的欣喜若狂,即便就是那一霎那间。
旅行的意义就是即使10度左右的天气,也要穿上白色的连衣裙,只为拍出一张美丽“冻”人的照片。因为这会让自己开心,还有什么比心情愉悦更美好的事情呢。凡事没有值得与不值得,只有愿意与不愿意(不过也要小心感冒哦)。
旅行的意义就是静静地望着湖边,什么都不去想。慢慢地,心会放宽,会平静,这就够了!
中午,我们到达西宁的塔尔寺。之前去过西藏的色拉寺和扎什伦布寺,对于格鲁派寺庙的宏大已经十分敬仰了。塔尔寺得名于大金瓦寺内为纪念黄教创始人宗喀巴而建的大银塔,它是中国西北地区藏传佛教的活动中心。塔尔寺的酥油花雕塑也是栩栩如生,不过夏天都是开着空调避免它化掉。这里也有很多磕长头的藏传佛教徒,又一次把我带到那种虔诚的信仰中。曾经看过一次基督教路演活动,有个教徒问我:“你有信仰吗?”对于我这个无神论者,就是信仰科学和真理吧,不过这个回答似乎太官方了。其实,人一定是要有信仰的,并不只是宗教信仰,很多事物都值得不同的人去信仰。记得一个朋友说过,他信仰的是生活,如果你经常熬夜加班,身体变差了,就是生活告诫你要爱惜身体了。那你的信仰是什么呢?